
在線咨詢
名詞解釋:回火
回火 是將淬火鋼加熱到奧氏體轉變溫度以下,保溫1到2小時后冷卻的工藝?;鼗鹜桥c淬火相伴,并且是熱處理的最后一道工序。經過回火,鋼的組織趨于穩定,淬火鋼的脆性降低,
回火
是將淬火鋼加熱到奧氏體轉變溫度以下,保溫1到2小時后冷卻的工藝?;鼗鹜桥c淬火相伴,并且是熱處理的最后一道工序。經過回火,鋼的組織趨于穩定,淬火鋼的脆性降低,韌性與塑性提高,消除或者減少淬火應力,穩定鋼的形狀與尺寸,防止淬火零件變形和開裂,高溫回火還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依據加熱溫度不同,回火分為:
低溫回火 加熱溫度150-200℃。淬火產生的馬氏體保持不變,但是鋼的脆性降低,淬火應力降低。主要用于工具、滾動軸承、滲碳零件和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的零件。中溫回火 加熱溫度350-500℃?;鼗鸾M織為針狀鐵素體和細粒狀滲碳體(FeC)的混合物,稱為回火屈氏體。中溫回火能獲得較高的彈性極限和韌性,主要用于彈簧和熱作磨具回火。高溫回火 加熱溫度500-600℃。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連續工藝稱為調質處理。高溫回火組織為多邊形的鐵素體(ferrite)和細粒狀滲碳體(FeC)的混合組織,稱為回火索氏體。高溫回火為了得到強度、硬度和塑性韌性等性能的均衡狀態,主要用于重要結構零件的熱處理,如軸、齒輪、曲軸等。